附件3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课程负责人:程怡
联系电话:18650771607
推荐类别: ○职业教育
●普通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申报学校:阳光学院
推荐单位:
二○二一年三月
填报说明
1.每门课程均需明确“推荐类别”,只能从“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中选择一个选项填报。
2.申报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
3.“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代码”和“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请规范填写。没有对应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请分别填写“00”和“0000”。
4.申报书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5.所有报送材料均可能上网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
课程类型 |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 |
所属学科门类/ 专业大类代码 |
工学土木类 |
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 |
081001 |
课程性质 |
●必修 ○选修 |
开课年级 |
第7学期(大四上) |
学 时 |
32学时 |
学 分 |
2学分 |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
2019年9月2日—2019年12月5日
|
2020年9月22日—2020年12月1日 
|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
211人 |
教学方式 |
○线下 ○线上 ●线上线下混合式 |
线上课程地址及账号 |
https://www.icourse163.org/spoc/learn/FZYGU-1461337174?tid=1462103457#/learn/announce |
注:(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 (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8人之内) |
序号 |
姓名 |
院系/ 部门 |
出生 年月 |
职务 |
职称 |
手机号码 |
电子 邮箱 |
教学任务 |
1 |
程怡 |
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1986年5月 |
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
副教授 |
18650771607 |
84342523@qq.com |
课程负责人 主讲教师 |
2 |
陈建飞 |
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1987年12月 |
工程管理系系主任 |
讲师 |
15705959521 |
524788038@qq.com |
BIM建模 |
3 |
李凌 |
阳光控股集团 |
1991年11月 |
设计师 |
副教授 |
13122111359 |
liling4@yango.com.cn |
设计方案指导 |
4 |
王凤 |
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1982年12月 |
实验室主任 |
讲师/工程师 |
13609560853 |
771013576@qq.com |
实验、虚拟仿真部分内容 |
5 |
黄孟雅 |
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1982年10月 |
土木工程系系主任 |
讲师/工程师 |
18960837790 |
263947650@qq.com |
资料整理,数据对比 |
6 |
余江 |
阳光控股集团 |
1991年3月 |
项目经理 |
副教授 |
13732255052 |
yujiang@yango.com.cn |
职业导师 |
7 |
刘澄 |
阳光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1987年5月 |
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
讲师 |
13635263818 |
554684156@qq.com |
健全“三全育人”统筹推进常态机制 |
8 |
|
|
|
|
|
|
|
|
三、授课教师(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情况
课程负责人 情况 |
(近5年来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主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专业课程,2018年2月担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2021年1月担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教学研究: 2018年参与申报福建省本科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并成为改革试点下首批课程思政试点课程,2019年申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并立项,2020年参加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培训,并组织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要求每位专业教师对自身教授的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和挖掘,并切实融入到课程教学大纲。此外,主持申报省级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并在新工科背景下申报一项省级重大教改、一项省级一般教改项目立项,1项应用型特色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3项校级教改——BIM+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改、两化项目、基于CDIO理念BIM+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奖励: 1.2020年阳光学院师德标兵; 2.2017、2018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阳光学院最佳一节课二等奖、福州大学最佳一节课三等奖; 4.2019学生心目中的好课程; 5.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三等奖; 6.指导福建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获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 7.指导全国 “斯维尔杯” BIM应用技能大赛获优秀指导奖。 |
教学团队情况 |
(近5年来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教研、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如不是教学团队,可填无) 无 |
四、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等情况。500字以内) 土木工程学院2018年获批福建省本科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通过实施“1234”工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体系,并将专业课教师、思政工作教师及社会资源聚合形成“育人共同体”,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为契合阳光学院全面推进“一流民办大学”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优秀工科人才,以“三全育人、育三核人”为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学院首批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目标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融合,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专业知识为载体,以生动的案例为依托,结合具体的数据、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通过课程中相关内容的融合和映射,使学生对四个自信、工匠精神、中国力量、爱岗敬业等问题有深刻的理论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帮助学生建立爱岗敬业的价值观,激励学生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
五、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将课程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等情况。1000字以内) 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思政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课程内容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渗透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总体设计涉及知识目标、思政目标及课程思政对标设计.知识目标是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教学大纲要求达到的理论学习目标;思政目标是根据各知识单元知识点讲授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后,在德育方面达到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对标设计是将思政教育具体融入专业课程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图所示: 图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专业知识点与思政融入点相契合的授课内容
1.以工程实践感知,树立抗震思想为融入点的参与式教学 在阐述地震的基本概念、类型及成因时,引入汶川地震、日本关东大地震、台湾集集大地震等真实案例,在课堂上讲解部分思政内容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关注与本课程相关的各类时事动态和社会热点,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相关渠道,搜集和整理与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的思政元素和思政素材,如震害图片、视频、数据、法律条款等,从学生被动思政,转化为主动思政。对于震害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除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为因素,因此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土建相关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时,就要求每一位同学深刻地认识到土木工程师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明确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2.以抗震设计典型人物故事为融入点的情境模拟式教学 以典型人物故事为融入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林同炎是预应力混凝土理论及设计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和土木工程结构大师,被誉为“预应力先生”;他在长跨度桥梁和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以建筑为纽带,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引向世界的推动者。1972年在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地震中屹立的美洲银行大厦,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多道抗震防线的设计。,一方面拓宽学生的专业常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以此鼓励学生在今后的 工作中时刻要秉持一颗匠心,一种工匠精神,以我们土木人的具体行动托起建筑行业的“中国梦”。 3.以典型震害案例为融入点的案例分析教学 以国内外大地震中建筑物震害典型案例为融入点,培养学生土木工程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例如在台湾集集地震中倒塌的龙邦富贵名门大楼,汶川地震倒塌的学校,结合设计图纸,向学生讲解和分析各类结构的常见震害及其原因。在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理解从事土木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建立爱岗敬业的 价值观。 4.以灾后重建为融入点的任务驱动式教学 以灾后重建为融入点,针对地震的破坏作用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汶川地震的破坏情况说明地震的破坏作用及表现形式,并结合汶川灾后重新建设情况,理解我国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 |
六、课程评价与成效
(概述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情况,以及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等情况。500字以内) 健全“三全育人”统筹推进常态机制。梳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纳入课程讲义内容和教学大纲,作为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点。 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笔记、课程思政讨论等构成,期中成绩由知识竞赛、BIM技术成果等教学环节的成绩构成,考核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BIM技术解决结构抗震设计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结构设计师的职业素养等能力素质。 表1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整体评价指标 |
一级评价指标 |
二级评价指标 |
权重 |
学生课程整体评价(100%) |
平时成绩(30%) |
考勤 |
5% |
课堂笔记 |
10% |
课程思政讨论 |
15% |
期中成绩(20%) |
知识竞赛 |
15% |
大作业 |
5% |
期末成绩(50%) |
期末考试 |
50% |
合计 |
100% |
|
100%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以实际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分析为抓手,结合“三全育人”思想,在专业知识点中融入相契合的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工匠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创新及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能利用抗震设计概念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学生抗震防灾的意识,了解建筑物基本抗震措施,减轻生命和财产损失。2019年该课程入选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并获评学生心目中的好课程,立项省级一般教改项目,所采用的课程思政及教学改革于“双一流”核心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一篇。 |
七、课程特色与创新
(概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形成的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等。须用1—2个典型教学案例举例说明。500字以内) 突破思政难关,打造特色的“四课堂”联动体系。打造“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实施课程育人。挖掘“建筑文化”第二课堂,实施文化育人。组织“社会实践”第三课堂,实施实践育人。利用“网络媒体”第四课堂,实施网络育人。并建立以工程实践感知、典型人物故事、震害案例、灾后重建四个融入点的参与式、情境模拟式、案例分析式、任务驱动式教学。 在“新工科”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发挥教师的引路人角色,旨在将思政点以 “润物无声”的方式有机融入到专业知识中,以达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目标,为社会建设输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工科人才。 推动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利用阳光控股的产业优势,建立“名筑土木工程产业学院”“阳光城土木工程实验班”,引入“双聘博士”共同授课,通过“3+1”培养模式,建立双导师制、职业实践考核与评价机制,实现实践育人的管理制度化、形式常态化、基地规模化。注重方法与创新,“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深度交融,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两性一度”要求。 |
八、课程建设计划
(概述今后5年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改进措施、支持保障措施等。300字以内) 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坚持以建筑结构抗震的相关专业知识为课程建设的骨架,以思政育人的思想作为课程建设的灵魂,充分挖掘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提炼本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生动的案例为依托,结合具体的数据、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通过课程思政这个主渠道,积极探索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思政育人途径,润物无声的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完美结合,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并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方面面,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张皮”问题。此外,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制度保障;建强队伍保障;落实经费保障,营造课程思政工作氛围。 |
九、附件材料清单
1. 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2. 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必须提供) (课程负责人签字。) 3. 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部门盖章。) 4. 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部门盖章。) 以上材料均可能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
十、课程负责人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十一、申报学校政治审查意见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 该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学校党委(盖章) 年 月 日 |
十二、申报学校承诺意见
学校进行择优申报推荐,并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认真核实,保证真实性。 该课程如果被认定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承诺为课程建设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该课程继续建设五年。学校将主动提供并同意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在指定的网站上公开展示和分享。学校将监督课程负责人经审核程序后更新资源和数据。 主管校领导签字: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
十三、中央部门教育司(局)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