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游玲

发布日期:2021-11-08 浏览量:

附件2

 

阳光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

教学团队申报书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负责人:游玲

联系电话:13705082500

推荐类别:  职业教育  

普通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推荐单位 人工智能学院

 

 

阳光学院课程专业建设处制

2021年11月

 

 表  说  明

 

1. 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单位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 申报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

3. “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代码”和“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请规范填写。没有对应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请分别填写“00”和“0000”。

4. 申报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授课教师(含课程负责人)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

5. 申报书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6. 所有报送材料均可能上网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  P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

○其他课程        

所属学科门类/

专业大类代码

08

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

0809

课程性质

P必修  ○选修

开课年级

二年级

总学时

72

讲授课时

48

实验课时

24

实践课时

 

   

4.5

选用教材

张功萱.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202135——2021625

202195——20211220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教学方式

P线下   ○线上   ○线上线下混合式

线上课程地址及账号

 

近三年课程

开设和推进

课程思政建

设、教学

、奖励等

情况

课程始设于学校2001创办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已连续开课20届,基于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思考,结合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资源建设积累与持续改进的沉淀,2016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获批校级应用型特色课程,2019年为校级一流课程,2020年申报省级一流课程。发表了探索互联网教学背景下“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与管理思路的教改论文。

课程教学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凝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大国工匠精神,建立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1-2授课教师(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教学团队成员

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8人之内

序号

姓名

所在单位

出生年月

/职称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教学任务

1

游玲

AI学

1975.6

13705082500

405208757@qq.com

课程总策划、

核心主讲教师

2

孙桂鸿

AI学

1980.9

13960767404

61288346@qq.com

理论教学

3

张月雅

AI学

1985.10

实验

13960729186

316645455@qq.com

实践教学

4

纪怀猛

AI学

1976.8

18950445057

39410956@qq.com

案例库建设

5

AI学

1978.8

实验

13600894478

470724435@qq.com

实践教学

6

郭晓慧

AI学

1984.2

15377903688

25413301@qq.com

理论教学

7

张海歆

AI学

1980.9

讲师

13859032895

36413270@qq.com

案例库建设

8

唐乐红

AI学

1985.10

讲师

18059059041

34581887@qq.com

实践教学

1-3授课教师(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情况)

课程负责人情况

(近5年来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5年来在每学期都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推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基于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思考,结合多年的课程教学改革、资源建设积累与持续改进的沉淀,主持该课程在2016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获批校级应用型特色课程项目、2019年为校级一流课程,2020年申报省级一流课程,发表了探索互联网教学背景下“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与管理思路的等多篇教改论文,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师德标兵、服务育人等荣誉。

教学团队情况

(近5年来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教研、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如没有教学团队,可填无)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课程团队教师就意识到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着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具备设计、开发、验证与分析模型计算机的能力,同时融入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融将知识传授与铸魂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2-1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等情况。500字以内)

本课程以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面向计算机类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专业教学目标着力聚焦在使学生系统地理解通用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形成对计算机全系统协同工作与全栈实现的认识,具备设计、开发、验证与分析模型计算机的能力,为培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综合开发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创新能力奠定牢固基础。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总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他们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而言,可以细化为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计算机组成的系统论、设计方法学、发展规律、价值评判等问题,锻炼学生运用从思想政治课程中学到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于计算机组成课程专业知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计算机组成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本课程教学过程。

 

2-2课程目标

教学

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计算机组成的系统论、设计方法学等问题,锻炼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于计算机组成课程专业知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思政育人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本课程教学过程,使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3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思政设计与融入点:课程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教学周次

授课知识点

思政设计

与融入点

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

思政育人

成效

2

计算机硬件组成原理

介绍我国的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引导学生认识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视频播放+ 启发式教学

发扬新时代我国计算机科技工作者永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4

运算器与运算方法

观看“厉害我的国”电影中神威·太湖之光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的介绍,了解我国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课堂讲授+ 视频演示

引导学生爱国情怀,把自己的力量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创造无悔的人生

7

存储器系统

中兴华为事件与芯片自主可控

课堂讲授 + 视频演示+

讨论交流

激发学生对我国芯片技术发展的信心

9

指令系统

天天向上的力量

课后演练+

课堂讲授+

启发式教学

 成功的先兆不是智商,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培养学生逐渐树立专注坚守的工匠精神。

10

控制系统与CPU 

华为企业最新研制的HUAWEI Kirin 820(麒麟820)芯片

视频演示+

课堂讲授+ 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对我国

芯片技术发展的信心

国产龙芯CPU设计与开发

11

输入/输出系统

超级计算机应用

视频演示+

课堂讲授+ 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对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信心

 

 

 

 

 

 

 

 

 

 

 

 

 

 

 

 

 

 

 

 

 

 

 

 

 

 

 


2-4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将课程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等情况。1000字以内)

1.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本课程以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为导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构思政育人+课程学融通的课程体系,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2. 完善课程标准,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应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和德育内涵及以往授课的实际经验,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央处理器和相关实验的课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硬件综合设计能力。

3. 修订课程评价体系,将实验操作素养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该课程主要采用“理论+实验”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占很大的比重,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每个实验进行评价考核,除了理论知识的笔试分数,还有实验部分的考核分数,从而将思政元素真正落实到课程中。

4. 改变授课方式,突出育人导向,使专业课上出“思政味”

结合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载体。在专业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以及学生遇到社会问题的复杂度,系统设计德育递进教学路径。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注意结合我国当前计算机硬件和芯片的发展趋势,注意“入深入细、落小落全、做好做实”,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特征、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悉心点亮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

5. 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学习通平台建立课后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上传课程的教学课件、PPT、课程标准、重难点的教学视频、核心实验的操作视频等。通过线上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并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信息化素养。

 

 

2-5课程特色与创新

(概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形成的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等。须用1—2个典型教学案例举例说明。500字以内)

课程通过一章一故事”打造“立德树人+课程教学”的目标融合式创新,育德于教,将知识传授与铸魂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案例课方,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想信念观念教育有机融合,做到思政同,形成”。案例:天天向上的力量

案例描述1951 年,毛泽东主席好好天天向,成为激励代代中国人强的语录可是在实际作中难免会让疑惑好好学”究竟能好到什么度呢?“天天向”难道要全年365 完全无休?

1 天天向上的力量

努力方式

天天向上的力量

每天努力

天放任

向上

向下

1

1

1.44

0.69

5

5

6.17

0.16

1%

1

37.78

0.03

工作日每天努力1%,周末放任1%,向上5天、向下2天的力量:4.63

 

随着每天努力值由1‰5‰1%,一年下来能力值将提高为初始值的1.446.1737.78倍,而每天只是放任能力值下降微不足道的1%,一年下来能力值就会接近于0 ;每周努力5 天,休息2 天,一年的水平仅是初始值的4.63倍,与每天坚持所提高的37倍相去甚远。思政元素分析: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坚持365天不间断,一年下来的初始能力值可以提高37倍,这就是天天向上的力量!美国宾夕法尼大学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 GRIT 理论“成功的先兆不是智商,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以及“陈嘉庚精神”的核心“诚毅”,即诚以待人、毅以处事,培养学生逐渐树立专注坚守的工匠精神。

 

 

 

 

 

 

 

 

 

2-6 课程评价与成效

(概述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情况,以及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等情况。500字以内)

专业课程思政既具有一般专业课程关于专业知识传授与应用的教学目标,又具有“德育”的具体目标,这就决定了课程思政在考核方式上要更多关注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考核的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全面健康成人、成长和成才为标准,在学习通平台记录学生对含思政元素类教学资源的点击量和观看时长,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自评和小组评价方式,记录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情况等作为依据。

课程综合总成绩=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20%+课程思政成绩20%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基于“课程思政”模式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讲授,更容易激发他们自身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有易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践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思政资源的挖掘,使得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中思政内容的讲授变得更加自然。针对思政内容难以进入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现状,提出的围绕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教学路径以及课程思政实施的具体案例,为工科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了参考坐标,也为深化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2-7课程建设计划

(概述今后5年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改进措施、支持保障措施等。300字以内)

1. 建立课程思政的案例库

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课程从“历史文化、科技发展、法治观念、政治经济”等方面着手,进行案例的选择和素材的收集,建立本课程思政的案例库。

2. 加强课程思政的教师培训机制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建立长效机制,使计算机组成课程教师能有机会学习到新的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课程思政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思政能力,有利于达到期望的课程思政效果。

3. 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估机制

在本课程思政的实践中采用小班报告、课堂反应和平时交流的方式评估课程思政效果,偏于主观化,不一定能客观反映学生自己的观点。如何建立课程思政效果的量化评估指标,并运用相应的计算分析手段反馈和提高课程思政效果是值得研究的。

 

三、附件材料清单

1. 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2. 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先行准备)

(课程负责人签字。)

3. 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申报单位加盖公章。)

4. 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申报单位加盖公章。)

以上材料均可能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四、推荐意见

4-1课程负责人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按时完成工作计划,按要求及时报送总结等相关材料,且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课程负责人(签字):

                                                                          

4-2 教学单位政治审查意见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

该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签字、公章):        

                                                       

4-3 申报单位承诺意见

 

本单位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核实,保证真实性。经对该课程评审评价,择优申报推荐。

 

 

 

 

 

     签字:

   (公章)            

                                                       

 

Copyright @ 阳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18106号-3

学校地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登龙路99号(福州校本部)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金滨路999号(福州滨海校区)

联系电话:0591-83969178


  • 阳光学院官网

  • 阳光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