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樱-宏观经济学-附件2:阳光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申报书

发布日期:2021-11-08 浏览量:


 

阳光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

教学团队申报书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B

课程负责人:田樱

联系电话:13696890280

推荐类别:  职业教育  

普通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推荐单位:阳光学院商学院

 

 

阳光学院课程专业建设处制

2021年11月

 

 表  说  明

 

1. 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单位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 申报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

3. “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代码”和“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请规范填写。没有对应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请分别填写“00”和“0000”。

4. 申报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授课教师(含课程负责人)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

5. 申报书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6. 所有报送材料均可能上网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B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

○其他课程        

所属学科门类/

专业大类代码

02

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

0201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年级

大一

总学时

40

讲授课时

40

实验课时

0

实践课时

0

   

2.5

选用教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八版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202191520211216

 202133202164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233+139=372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线上线下混合式

线上课程地址及账号

 

近三年课程

开设和推进

课程思政建

设、教学

、奖励等

情况

宏观经济学B主要是为大一下的学生开设。在课程开设过程

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知识讲解当中,使学生了解和掌

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

这种转变,不仅使学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政府和央

行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行为、对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理

论有完整地了解,更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分析、评价宏观经济学

理论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融合,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运用所学的宏

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和现象,为学生顺利地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也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做出贡献。


1-2授课教师(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教学团队成员

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8人之内


序号

姓名

所在单位

出生年月

/职称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教学任务


1

田樱

国贸系

1980.12

副教授

13696890280

308747152@qq.com

课堂讲授


2

朱莉莉

国贸系

1982.6

副教授

13685008282

12637024@qq.com

思政引导


3

林洪娟

国贸系

1988.02

讲师

13655047025

382231710@qq.com

实践指导


4

吴林婧

国贸系

1988.04

讲师

13159273249

350117716@qq.com

课堂讲授


5

曹小娜

国贸系

1984.11

讲师

18850376160

358806084@qq.com

课堂讲授


6

蔡洪杰

国贸系

1978.10

副教授

13110516860

29465176@qq.com

课堂讲授


7

魏世灼

国贸系

1983.4

讲师

15005034036

376324209@qq.com

课堂讲授


8

曹文娟

国贸系

1979.10

讲师

13358295735

2621393996@qq.com

课堂讲授


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1-3授课教师(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情况)

课程负责人情况

(近5年来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5年来本人主要承担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外贸商品学以及国际贸易等课程教学任务。其中,外贸商品学获得了2021-2022学年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同时,本人获得了阳光学院第十届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教学竞赛二等奖。另外多次获得校教学优秀奖并发表多篇教改论文。

教学团队情况

(近5年来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教研、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如没有教学团队,可填无)

教学团队中朱莉莉老师的经贸英语口语实训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同时朱莉莉老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和巾帼标兵;吴林婧老师和曹小娜老师获得了阳光学院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教学竞赛二等奖;吴林婧老师的“跨域学习法在北墘孝文化馆设计项目中的运用探索”获得2019年校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屏南乡村振兴专项)立项;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多次获得校教学优秀奖并发表多篇教改论文。

2-1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等情况。500字以内)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坚持“重在素质、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思路,旨在抓住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契机,以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挖掘人才潜力为突破口,培养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外贸业务或管理工作状态、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立足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向学生系统传授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原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政府进行经济决策的机制和过程。本课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鉴于受教育对象思想认识尚未成熟定型,必须在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成功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通过案例对比、情景模拟、实践教学等方式将诚信和道德、国际化思维、团队合作、长远规划及创新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学习、分析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这些措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成效明显。

2-2课程目标

教学

目标

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框架体系,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不同模型;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及今后从事有关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

思政育人目标

宏观学教学中,用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来分和解读代中国宏观程和经建设所得的大成,一方面对西方传理论的缺陷进行批判一方面将信、理论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自豪感达到育人德的目的

2-3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思政设计与融入点:课程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教学周次

授课知识点

思政设计

与融入点

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

思政育人

成效

1

理性人的假设

通过疫情下我国和其他国家医疗人员的做法,将西方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

对比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

防止学生走上唯利是图的道路,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国内生产总值

发展中人口大国独立解放时间国情三个维度着手中印两国几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历程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成就明显高于印度的原因

对比分析法

通过比较分析两国经济增长差异,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3

政府购买及政府转移支付

在本次疫情中,我国政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帮助民众应对疫情并拉动经济增长

案例分析法

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为国家民族利益的奉献精神,让大学生得到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舍己为人的崇高奉献精神教育,意识到中国的制度优势和理念优势

4

凯恩斯消费

在消费理论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冲动消费、炫耀消费、贪便宜消费、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现象的剖析

探究式教学法

提高学生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

货币

通过播放央视纪录片《货币起源》,向学生展示货币的发展简史,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货币的功能和作用

直观演示法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金钱的诱惑,摒弃“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不良影响

8

投资

在讲解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时,组织学生讨论疫情下政府为何要进行复工补贴,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尽快恢复生产

讨论分析法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永不言败的精神

10

总供给

结合宏观生产函数,强调劳动在生产要素中的重要性

启发式教学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1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在讲解完总需求对收入的决定作用后,组织学生运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观点讨论总供给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对比分析法

探究式教学法

既让学生认识到凯恩斯理论的片面性,又让学生认识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坚持和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

12

失业

在讲解失业的影响时,播放《奔腾年代》和《摩登时代》的电影片段加深学生的印象

案例分析法

直观演示法

让学生形象地理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以及失业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巨大损失,直观了解资本主义的血泪发展史

12

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的讲解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揭示价格水平变动对国际民生的影响

案例分析法

直观演示法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体会民生的情怀,理解稳定物价的重要意义

13

宏观

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阐释

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了解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局观


2-4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将课程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等情况。1000字以内)

 

1.宏观经济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校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体系,主要是由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个部分组成,但在我校各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开设政治经济学,而在西方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对西方经济理论进行照搬照抄,容易导致经济学教学中出现了西方化的倾向。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色和经济学科的特殊性,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做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的高度统一,在课程教学中实现全育人。

2.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及实施路径

通过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一体三维”建设模式助力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核磁共振的效果,达到育人树德的目的

 

1 宏观经济学“一体三维”建设模式

2.1 优化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

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课堂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具体内容见上表2-3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2.2 改进教学方法,注入思政元素

教师实现从“教学工作者”到“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转变,通过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及实践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实现“思政寓于课程,课程融入思政”的教学效果。课堂内,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知识讲解中,学生既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结合国情对宏观经济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课堂外,让学生以自愿者身份积极参与政府举办的大型经济活动,实地参观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激发出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2 思政教法多元化

2.3 完善评价机制,评定思政素养

将学生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等多维度延伸,建立由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组成的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以评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总结性评价则是评价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除此之外,通过定期组织和邀请思政课教师与教研室专业课教师共同讨论课程思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讲课过程中持续对比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以加强课程改革的监督评价和定期调研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满意程度以推进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等举措,持续改进“一体三维”建设模式下的课程思政实施过程。

1 宏观经济学课程评价体系

 

 

2-5课程特色与创新

(概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形成的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等。须用1—2个典型教学案例举例说明。500字以内)

 

1.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从贴近生活、关注民生、体现经济社会时代特征的视角出发,讲正确理论,做正面引导。如在讲课过程中对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进行评析批判,讲清其错误的实质、危害及其根源,加深学生对正确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批判中建构,在辨析中提升,不断增强说服力和引领力。

2.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在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规范的基础上,根据经管类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规定要求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能动发挥。

3.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在教学过程通过坚持灌输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坚持问题导向,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讨论与互动,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4.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言传”和课堂外的“身教”,主动配合辅导员、党团组织和思政理论课教师,努力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做到教育留痕、教化无痕。

5.过程性和总结性考核相统一

通过优化课程评价体系,综合性动态考察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检验该课程全面育人的效果。不仅考察学生对宏观经济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同时在过程性评价中增加对德育元素的考核,在总结性评价中结合思政要素设计试题,全面检视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成效。 

 

2-6 课程评价与成效

(概述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情况,以及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等情况。500字以内)

 

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等多维度延伸,建立由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组成的评价机制。总评成绩以由平时成绩(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成绩(总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卷面成绩×70%

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

本课程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有机融入思想道德、民生意识爱国情怀等元素,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明显提升,持续学习能力得以强化,得到了同行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2 商学院近两学期教学测评数据

20-21-1学生测评

19-20-2学生测评

商学院院排名

专业排名

97.06

96.16

3

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

课程充分发掘课程思政元素,一方面利用课堂讲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养成了严谨、细致的作风,为学生个人修养塑造和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示范辐射情况:

本课程通过积极与同行教师研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做”一体化效果,为其他课程提供参考。另外课程组教师以经济学课程参与阳光学院第十届、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教学竞赛皆获得二等奖,具有一定的辐射推广价值。

 

3 课程组教师研讨及教学竞赛情况

 

2-7课程建设计划

(概述今后5年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改进措施、支持保障措施等。300字以内)

    

持续建设计划:

1.不断落实思政设计方案,细化思政实施流程

2.通过思政类培训、课程思政研讨会等,从不同视角探讨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生成教改论文;

3.补充时政新闻资料,建立思政资料库、习题库和案例库;

4.向同行教师和学生进行充分调研,持续完善课程思政。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主要改进措施:

对于同一内容,授课老师不同,课程思政的效果会存在较大差异,教学团队可以经常举办集体备课和研讨不断改进;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植入上容易出现碎片化、肤浅化、牵强化的特征,可与思政教师密切交流,提升课程思政的协同性和系统性。

支持保障措施:

利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思政教师密切协作,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三、附件材料清单

1. 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2. 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先行准备)

(课程负责人签字。)

3. 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申报单位加盖公章。)

4. 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申报单位加盖公章。)

以上材料均可能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四、推荐意见

4-1课程负责人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按时完成工作计划,按要求及时报送总结等相关材料,且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课程负责人(签字):

                                                                          

4-2 教学单位政治审查意见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

该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签字、公章):        

                                                       

4-3 申报单位承诺意见

 

本单位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核实,保证真实性。经对该课程评审评价,择优申报推荐。

 

 

 

 

 

     签字:

   (公章)            

                                                       

 

Copyright @ 阳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18106号-3

学校地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登龙路99号(福州校本部)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金滨路999号(福州滨海校区)

联系电话:0591-83969178


  • 阳光学院官网

  • 阳光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