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阳光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申报书(新)

发布日期:2021-11-08 浏览量:

附件2

 

阳光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

教学团队申报书

 

 

 

 

课程名称:素描基础

课程负责人:杨思陶

联系电话:13509376519

推荐类别:  职业教育  

普通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推荐单位阳光学院 

 

 

阳光学院课程专业建设处制

2021年11月

 表  说  明

 

1. 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单位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 申报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

3. “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代码”和“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请规范填写。没有对应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请分别填写“00”和“0000”。

4. 申报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授课教师(含课程负责人)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

5. 申报书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6. 所有报送材料均可能上网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素描基础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

○其他课程        


所属学科门类/

专业大类代码

1304


一级学科/专业类代码

130401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开课年级

2020级、2021级


总学时

128

讲授课时

16

实验课时

 

实践课时

112


   

8


选用教材

杨思陶主著.名家讲坛——杨思陶讲素描[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9.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2020 年 02 月 18 日—2020 年 03 月 26 日


2021 年 09 月 27 日—2021 年 11 月 05 日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171人


教学方式

○线下   ○线上   线上线下混合式


线上课程地址及账号

1.中央美术学院精品在线课程网址: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AFA-1206458828

2.素描基础课程学习通网址:

https://mooc1-1.chaoxing.com/mycourse/teachercourse?moocId=206178326&clazzid=12332108&edit=true&v=0&cpi=87107212

https://mooc1-1.chaoxing.com/mycourse/teachercourse?moocId=214335612&clazzid=31408269&edit=true&v=0&cpi=87107212


近三年课程

开设和推进

课程思政建

设、教学

、奖励等

情况

1.近三年课程开设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19年,本课程开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形式进行教学,利用线上学生感兴趣的现代信息平台观看屏南北黄酒文化节相关视频、进行“润物无声”的育人教育;2020年,课程中深入屏南北墘村调研,结合屏南优秀共产党员的苏罴生前先进感人事迹,绘制《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以“隐形嵌入”的方式将思政教育与艺术有机融合;之后,团队将继续深化闽东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拟三年内完成《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中的感人故事》系列绘本(三个系列),将“艺术+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发挥绘本强劲的叙事功能、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2021年,课程走进马尾旺岐社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绘制以 “光辉的历程”、“12种革命精神”、“革命烈士事迹”为主题的墙绘(近200米),进一步促进思政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和拓展“专业课+党课”的新形式。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发展。

2.教学改革情况

1)2021年5月,《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项目获得阳光学院校级课程思政金课和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推广案例。

2)2021年9月《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项目获得福建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项目立项(仅20项)。

3)11月《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项目获得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案例二等奖入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

4)2020年《素描基础》课程获得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立项。

5)2019年“两化”试点项目:社会实践课程——艺术采风获得校级教改项目。

3.教学奖励情况

1)2020年7月获得阳光学院“教书育人模范教师”、“优秀党员”“服务育人”称号。

2)2021年6月获阳光学院优秀教师。

 

 

 

 

 

 

 

1-2授课教师(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教学团队成员

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限8人之内

序号

姓名

所在单位

出生年月

/职称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教学任务

1

阳光

1953.11

教授

13509376519

1953@qq.com

课程总体规划与设计,专业课程思政项目方案设计指导教师

2

陈晓珊

 

 

阳光学院

 

 

1988.8

讲师

 

15806032541

124184977@qq.com

专业课程思政项目方案设计、统筹分工与总体协调、线上线下课程思政设计规划与教学实施

3

柯淑芬

 

 

阳光

 

 

1987.7

 

 

讲师

 

18259064293

184430899@qq.com  

校内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指导教师

4

宋海霞

阳光

1982.03

助理研究员

13338275303

249259490@qq.com

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指导、“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课程”案例指导

5

阳光

1983.07

副教授

18606991183

7128029@qq.com

校内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指导教师

6

谭金

阳光

1984.01

副教授

18359115515

153995079@qq.com

校外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指导教师

7

洪桔鸿

阳光

1983.07

副教授

18950478572

332526880@qq.com

校外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指导教师

8

王秉安

阳光学院

1944.04

教授

13509366648

bawang7@qq.com

校外课程思政实践指导教师、乡村振兴思政指导策划

 

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1-3授课教师(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情况)

课程负责人情况

(近5年来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一)承担教学任务:课程负责人教学及教改经验丰富,近 5 年承担素描基础课程一线授课总时长576学时。

(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

1.教材编写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杨思陶教授自编教材《名家讲坛——杨思陶讲素描》,除此之外杨思陶教授还编写了《速写人物特写》、《素描石膏像写生图解》、《素描头像解码》《素描头像疑难点图解》、《杨思陶素描头像》、《人体美——人体素描180》、《静物素描指南》、《名师范画--杨思陶素描作品精选》、《人体》等十余本教材,被全国各大高校选为课程教材。 

2.发表作品和论文

曹意强. 杨思陶:画如其人——画册《杨思陶》序[J].福建艺术, 2015, 000(004):40-45.

杨思陶油画作品选登[J]. 福建艺术, 2015(02):84-85.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油画提名展作品选登[J].艺苑, 2015(1):54-61.

杨思陶[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4.(个人作品集)

清香溢远——读王来文的花鸟画[J].艺术市场,2012(20):114-116.杨思陶.名家讲坛.

旗山艺苑·杨思陶教授美术作品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杨思陶教授美术作品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183.

杨思陶作品选[J].新美术, 2010(04):121-132.

杨思陶讲素描[M].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9.

杨思陶画室[M].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8.

杨思陶油画作品[J].美术观察, 2002(12):54.

种族理论与文艺复兴观念[J].新美术,2007(02):8-12.

试论边缘线[J].新美术,1997(03):31-32.

素描教学探索[J].新美术,1997(02):77-80.

人体(油画)[J].新美术, 1991(4):96-96.

锌版画《故乡》一画的创作[J]. 新美术, 1982(02):64.

铜版画作品《故乡》发表于《富春江画报》、《美术研究》、《辽宁画报》、《新美术》、《中国版画年鉴》、《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版画集》、《版画艺术》、《艺苑》、《全国美术学院版画连展》。

3.思政题材获奖作品:

《瑞雪》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第七届版展优秀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故乡》入选首届全国三版画展,并到美国展出;

《气壮山河》入选第八届全国版画展;

《丰年》获第六届全国油画大赛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顽皮的腿》获93全国博雅油画大赛优秀奖;

《船边的小惠女》入选北京96荣宝斋拍卖会;

《希望》入选全国写生画展;

《西域金秋》入选全国建党八十周年油画大展,并获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新手》获纪念毛泽东5.23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展;

《祖孙》入选全国油画大展;

《豆蔻》入选华东六省一市油画作品展;

《踏浪行》入选福建省八闽丹青美术作品展;

《乡间小路》、《湖光山色》入选中国当地油画名家作品展;

此外担任第四届厦门文学艺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委;特聘担任“庆祝建国60周年——福建省当代美术精品大展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拔展”评委;担任福建省大学生美术作品展评委;担任福建省第六届百花文艺奖专业评议组评委;担任福建省美术高考出题和评卷总组长。

4.个人展览

2017年,厦门市美术馆,《艺术的力量》,主办单位:福建省美术家协会。

5.教研改革研究情况:

1)2021年,主持《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项目获得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案例二等奖。

2)2021年,参与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乡村振兴场域中高校《工笔人物》课程专业思政教学模式创新”。

3)2020年,主持《素描基础》课程获得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立项。

4)2019-2020年,参与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四协同”、“五进式”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5)2020年,参与福建省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基于宋代“曜变”烧制技艺的花器重构创新设计》。

6)2019年,参与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6.参与省内教研交流情况 :

此外担任第四届厦门文学艺术奖、特聘担任“庆祝建国60周年——福建省当代美术精品大展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拔展”、福建省大学生美术作品展、福建省第六届百花文艺奖专业评议组评委;担任福建省美术高考出题和评卷总组长。

教学团队情况

(近5年来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教研、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如没有教学团队,可填无)

(一)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2021年,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获校级党建精品项目 2020年,教学团队所在的设计学院党支部获得阳光学院“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同时还获得阳光学院2020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时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工支部建设紧密结合,团队分工明确、规模适度。  

2017年教学团队首次结合思政教育以“振兴乡村屏南北墘黄酒文化,绘制(16m*2m)黄酒文化漫画墙项目”进行教学实践融合;2018年,申报了校级教改项目,开始尝试建设课程思政工作室驱动教学模式转化。团队持续以“乡村振兴屏南仕洋村果蔬文化特色,绘制(11m*3m)果蔬文化漫画墙项目”结合;2019年,采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进行教学,利用线上学生感兴趣的现代信息平台观看屏南北墘黄酒文化节相关视频、进行“润物无声”的育人教育;2020年,课程中再次深入屏南调研,结合屏南优秀共产党员的苏罴生前先进感人事迹,绘制《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以“隐形嵌入”的方式将思政教育与艺术有机融合;2021年之后,团队将继续深化闽东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拟三年内完成《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中的感人故事》系列绘本(三个系列),将“艺术+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发挥绘本强劲的叙事功能、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2021年,课程走进马尾旺岐社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绘制以 “光辉的历程”、“12种革命精神”、“革命烈士事迹”为主题的墙绘(近200m*2m),进一步促进思政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和拓展“专业课+党课”的新形式。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发展。

(二)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调研

2019年11月28日,课程建设团队举办 “课程思政”培训会暨集体备课会。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卢健涛教授以《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为题,围绕“为什么要做课程思政”、“怎么做课程思政”及“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三个部分展开培训及示范教学。结合《设计图学》、《工业设计与人文关怀》课程讲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0年6月29日,课程建设团队参加了“课程思政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专题公开讲座,该讲座由人邮教师学院课程思政示范校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仲计水博士讲授,课程团队教师认真听讲,受益匪浅,加深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对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深的认识。

2021年1月12日下午,课程建设团队到江夏院调研,交流学习课程思政工作交流会。双方围绕课程设计总体思路与理念、课程建设、发展等方面展开交流。座谈结束,参观了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三全育人”文化长廊,学习了“1+3+N”的高校文化育人机制和“一中心三结合三推进”的党建特色工作模式。

2021年5月,教学团队到马尾旺岐社区,交流“马尾党建题材”社区壁画的建设方案围绕“如何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宣传社区党建、十二个精神、党史、马尾革命烈士、马尾船政特色建筑、抗击疫情”等方面进行交流。积极打好党史教育基地与美术实践基地,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新形式。马尾社区陈锋书记带领团队参观马尾博物馆、社区墙绘场地考察。如同1所示:

 

1 教学团队赴马尾旺岐社区交流

2021年11月,教学团队线上学习由厦门大学吴凡副教授讲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思政培训会,从学校定位、案例分角度析解读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24日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举办高校中教培训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2021年12月,在设计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题培训会,教学团队代表陈晓珊老师从课程思政的定位、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任务、创新方式及项目申报书撰写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分享如同2所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改革要围绕国家或区域的发展需求、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党总支书记宋海霞强调全体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充分认识和适应课程思政新常态、新要求,把相关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育,让课程思政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作用;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做到学以致用,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2 陈晓珊老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题培训会

(三)教学团队教育教学成果

1)2017年福州市教育系统学校党建与管理工作论文三等奖。

2)福建省团青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评审三等奖。

3)2017年,主持阳光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以助农项目为载体的艺术类专业教学法研究——以屏南北墘黄酒文化漫画墙为例。

4)2017年,主持应用型改革背景下“Seminar教学模式”的构建——以阳光学院美术学专业为例。

5)2018年,主持横向课题《“诗画桂林”——诗画长廊壁画制作项目》,5万元。

6)2018年,思政年会优秀典型经验及研究论文评选一等奖。

7)2018年,主持横向课题《“诗画桂林”——阳光学院桂林乡写生基地建设项目》,5万元。

8)2018年,主持横向课题《邵武市桂林乡文化艺术发展项目咨询服务》,3万元。

9)2018年,主持横向课题《后湖艺术高地工作室设计及装饰画项目》,5万元。

10)2018年,主持横向课题《邵武市桂林乡诗画博物馆数字化导览系统制作方案策划项目》,3万元。

11)2021年,主持横向课题《马尾区马尾镇委托壁画制作项目》,4.5万元。

4.获得教学奖励

1)2021年主持《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项目获得阳光学院校级课程思政金课和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推广案例;9月获得福建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项目立项(仅20项);11月《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项目获得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案例二等奖和入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

2)2020年《素描基础》课程获得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立项

3)2019年“两化”试点项目:社会实践课程——艺术采风获得校级教改项目。

4)2017年《以助农项目为载体的艺术类专业教学法研究——以屏南北墘黄酒文化漫画墙为例》获得校级教改项目。

5)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阳光学院吉祥物“阳光小熙”动漫IP衍生品创新设计实践研究》获得省级教改项目。

 

2-1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等情况。500字以内)

近平总书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治工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创我高等教育业发面。阳光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民办高校,同样肩负履行教学教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我国高校四大职责,更将服务福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作为办学特色方向,在社会服务实践过程中探索应用型人才模式创新。

结合阳光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以及美术学专业培养方案,本课程致力于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专业基础扎实且实践能力突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在素描基础课程模式创新中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三育人”的专业思政的理念。

1)设计了“专业课程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混合教学模式,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通过在乡村振兴场景中进行素描基础课程教与学活动,让所学知识能够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学为所用。

2)按照“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设计分层教学内容,通过慕课平台评测和“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评测掌握学习数据,以数据驱动实施翻转课堂,调整授课内容与节奏,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整体育人的理念

3)设计了以“专业课程教学与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双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树立发展育人的理念从社会实践、课程、教师等不同角度向学生讲解来提升学生的热爱“三农”,亲近乡土文化,努力参与中华民族振兴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同时以苏罴书记乡村扶贫事迹触动学生,达到课程思政建设张弛有度,润物无声的效果。

4)设计了以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思政教学模式, 创新和拓展“党课+专业课”的新形式,挥专业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实践,通过学习党史、宣传党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情怀。

 

2-2课程目标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写生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学生应熟悉素描工具的性能特点与技法,熟悉人物基本构造、形体结构及运动变化规律,能在之后的写生、创作课中得到很好地运用;学生要掌握正确的素描观察方法以及对形体进行提炼、组织画面、塑造形态、把握明暗色调的能力和表现技能,掌握思政主题创作点,运用素描的形式表现不同人物形象,并灵活运用到实践项目中。

2.能力目标

通过课程中系统的素描理论、写生、创作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实践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一定水平的动手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熟悉中西方素描大师的绘画作品,学习分析和欣赏名家名作,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对学生临摹优秀名家素描作品与人物写生、人物创作等方面的训练与启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钻研的良好习惯,通过乡村振兴、社区项目训练,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团队协调能力。

 

思政育人目标

在课程学习中,前期学生通过对素描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课程中思政育人部分结合乡村振兴、红色人物故事、马尾旺岐社区墙绘等实践项目,将“艺术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热爱“三农”,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荣誉感、使命感。

 

2-3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思政设计与融入点:课程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教学周次

授课知识点

思政设计

与融入点

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

思政育人

成效

1

素描人物基础理论知识

国内外大师经典素描胸像、半身像作品赏析与临摹

线上教学,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演示法、讨论法

 

树立正确的社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2

素描人物胸像半身像写生

“我心目中的英雄扛疫情主题照片写生

线下教学,采用启发式、讲授法、示范法、案例分析法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3

主题性素描人物创作

马尾旺岐社区壁画制作项目——(马尾革命烈士人物创作)

线下教学,采用启发式、研讨性、案例式项目式、合作法

培养学生关注历史、歌颂伟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与担当、集体主义精神

 

4

《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一一苏罴书记形象创作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也触发学生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怀,培养学生社会使命感。

线下教学,采用启发式、研讨性、案例式、项目式合作法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关注生命、人文关怀关注乡村文化关注乡土文化,热爱“三农”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2-4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描述如何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将课程建设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等情况。1000字以内。

《素描基础》是阳光学院美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应用素描人物基础知识技能解决美术项目的艺术造型需求,进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美术专业人这是素描基础课程在实(乡村振兴、社区)项目应中最关键的内容,也是本课程重解决题。为各门美术学专业课程学习奠基础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教育和艺术”有机,结合乡村振兴红色人物作、社区线线下混合思政教育等多元多角度进行培养审美鉴赏能力艺术创和实践应用能力社会主义核心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

1 “专业课程与乡村振兴场域”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

改变传统以课堂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为主的形式,以“‘专业课程与乡村振兴’融合为教学手段,以乡土文化、乡振人与事为教学内容,以培养满足乡村振兴(社会发展)需求的美术专业人才为目标”。 

在课程教学中,以乡村振兴为课程教学场景,把课程上到乡村大地山去,带领学生在真实的乡村环境进行教学,运用实地观察法、启发法、合作法让学生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概念、乡土特色文化相关概念、村情村境了解、运,培养学生对主体人物的社会背景归纳与梳理能力,运用素描相关知识去分析、理解、探讨人物的创作,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素描基础课程自2017年起开始结合乡村振兴项目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首个项目为“振兴乡村屏南北墘黄酒文化,完成了(16m*2m)呈现黄酒文化十大特色故事的漫画墙项目”(如同3所示),该项目被评为屏南代溪北墘村最重要的乡村振兴标志项目之一;2018年,本课程申报校级教改项目,开始尝试建设课程思政工作室驱动教学模式转化,与“乡村振兴助力屏南仕洋村果蔬文化发展,绘制(11m*3m)果蔬文化漫画墙项目”结合(如同5所示);2020年,课程屏南黛溪走访调研以优秀共产党员苏罴书记扶贫故事为原型,制作《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中的感人故事——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6所示

 

3 屏南黛溪北墘村黄酒文化漫画墙全景

 

 

 

4 北墘村书记、王秉安教授、苏罴书记和师生合影

 

 

 

5 屏南仕洋村果蔬漫画墙

 

6 《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

学生思政题材的绘本样稿:

 

7 优秀共党员(学生原创

 

 

 

 

 

8 生命定格在加班路上(学生原创

 

 

 

9 描绘在风雨中的漫画(学生原创

 

10 扶贫路上五只羊的故事(学生原创

 

11 送羊到家助脱贫

 

12 创建北墘黄酒镇

 

 

 

 

 

 

 

 

 

 

 

 

13 系百姓公仆

 

2、党建+思政+艺术相融合的思政教学模式

20216月,教学团队走进马尾旺岐社区,绘制近200米光辉的历程”、“12种革命精神”、“革命烈士事迹”为主题的墙绘制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方式,把课堂搬进社区,既丰富了实践教学内涵,又能利用学生的素描(专业)技能助力社区美化,是一场‘党建+思政+艺术’的生动实践课,发挥专业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实践,通过学习党史、宣传党史,绘制马尾革命烈士形象、马尾船政博物馆,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情怀。

 

 

 

 

 

 

 

 

 

 

 

14 马尾旺岐社区墙绘思政育人过程图

 

 

 

 

 

15  马尾旺岐社区墙绘

 

 

 

 

 

 

 

 

 

16 马尾旺岐社区政府领导和师生合影

 

3、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高度融合

立足于素描基础课程的学科性质,思政育人与课程专业知识融合,提出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的思政教学内容,将课程各环节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增强思政内容亲和力与针对性,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17所示)

 

17  课程思政——“双融合”

 

 

 

 

 

 

 

 

          

(概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形成的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等。须用1—2个典型教学案例举例说明。500字以内)

(一) 设计“高阶内容,科学考核”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对标全国一流课程重构教学内容,建立完备的线上教学资源,依托中国大学生 MOOC(慕课)平台数据和“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获取实时学习数据,建立学生学习进度表,保持教学高阶性。

在学习任务的设置上,依据挑战度由低到高进阶式学习路径,从基础理论学习进阶到素描人物写生再到素描人物创作,进而到真实项目的过程,应用线上线下课程的学习,结合真实项目实践。(如同18所示)

线上教学采用闯关模式完成线上学习知识,在课堂上反思质疑,团队创新。在线下教学课堂中以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的方式,更好地解决画面问题,帮助学生更加深人研究思政题材作品的构图、艺术表现形式。课前重在督促,课堂重在互动,课后重在反思总结。混合式教学使得课上和课后与学生互动加强,帮助学生发现其学习瓶颈,分享其学习感悟,解决其学习困惑,既能够变被动为主动,重新找回学生对课程和课堂的关注,更能够开展原本没有时间进行但是又非常重要的价值塑造和课程思政教育,让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舞台,更是价值引领的高地。

 

 

18  低阶到高阶性项目学习路径

(二)提出“专业课程教学与乡村振兴、思政育人”双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立足于素描基础课程的学科性质,思政育人与课程专业知识融合,提出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的思政教学内容,将课程各环节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增强思政内容亲和力与针对性,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19所示)

 

 

 

 

 

19  双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三)课程思政题材特色性案例——《苏罴:屏南扶贫好书记》绘本项目。

该案例的特色在于,一是以绘本形式表现基层干部故事,尚属首创。本绘本首次以贫困地区(屏南是福建省最后一批摘“帽”的贫困县之一)的乡镇级一把手的先进事迹为对象,贴近百姓,形式通俗易懂,生动直观,易于接受;二是来源基层,鲜活朴实。绘本的故事均源于基层群众的真实讲述。内容丰厚,鲜活感人;三是核心主题鲜明,与时代接轨。绘本紧扣“努力实现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这一关键时点,用通俗易懂的绘本形式,宣传普及苏罴同志生前的感人事迹,既寄托了当地百姓对苏罴同志的深切怀念,也能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定点扶贫事业,努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应有力量。同时,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好的课程思政建设素材。

2-6 课程评价与成效

(概述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情况,以及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等情况。500字以内)

(一)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情况:

该课程不以素描人物写生、创作作品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构建了“多形式、多维度”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在课程考核中加入课程思政标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殖评价,推进综合性、非标准化评价模式改革,如加入实践背景认知、实践对象采访、专家同行、村民、实践过程的思政表现等多维角度评价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如同20所示)

 

 

 

    

20  课程评价表

(二)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

该门课程受到学院领导的关注,作为阳光学院设计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案例,并作为设计学院思政教育改革官方微信推广案例。获得校内外同行转发点赞量1000+;同时该课程也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课程近5年的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5分以上:

 

自开展课程思政以来,学生对课程的好评再次提升。(以下是课程满意度调查与部分学生的课堂思政收获反馈):

 

       

 

(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示范辐射等情况

目前该门课程最大的收获在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的理论传授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通过主题创作、资料收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该课程也获评省级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线上线下混合案例二等奖、省级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项目立项以及校级课程思政金课和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推广案例。

本课程以“专业课程教学与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双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产学合作、创新项目、思政案例、艺术实践并行发展的创新创业新途径,扩大项目实践的深度和思政融合的广度,融合促进,共同发展。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创新、实践、沟通、协作、表达、服务等七种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以及保研、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2-7课程建设计划

(概述今后5年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改进措施、支持保障措施等。300字以内)

(一)课程持续建设的具体计划

1、立足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编制本团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

2、根据本团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每门课程应选编不少于6个包含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的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

3、持续深化“艺术与思政相融合”的机制改革。深入闽东实地调研与收集资料,拟三年内完成《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中的感人故事》系列绘本(三个系列),将展现闽东乡村振兴中不同层次的鲜活朴实的动人故事。项目组将充分发挥绘本强劲的叙事功能、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4、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参与校内外典型经验分享、教学培训、思政示范课观摩等活动。定期组织课程思政主题研讨活动,建立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的交流机制。

 

(二)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分析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邀请专业录制团队或机构录制思政教学视频,用于教学资源共享。

2、加强教学资源采集,完善教学资源。如素描基础教学中乡村振兴、红色人物思政视频等的采集,并将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使教学资源更为完善。

3、利用“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慕课)”网站等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思政教学资源共享。  

4、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推广与应用

 

(三)具体的改进措施

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除传统线下考核数据的记录以外,要将学生平时思政表现情况纳入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之中,并赋予其一定比重,同时注重形成性评价如:线下思政实践调研活动表现、思政主题艺术作品学习展示体现,线上思政视频讨论、回答问题表现等。

(四)保障措施

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支持课程思政建设,鼓励教师申报课程思政相关科研教改项目。 

 

 

 

 

 

三、附件材料清单

1. 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2. 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先行准备)

(课程负责人签字。)

3. 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申报单位加盖公章。)

4. 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申报单位加盖公章。)

以上材料均可能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四、推荐意见

4-1课程负责人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按时完成工作计划,按要求及时报送总结等相关材料,且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

 

 

 

课程负责人(签字):

                                                                          

4-2 教学单位政治审查意见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

该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

 

 

(签字、公章):        

                                                       

4-3 申报单位承诺意见

 

本单位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核实,保证真实性。经对该课程评审评价,择优申报推荐。

 

 

 

 

     签字:

   (公章)            

                                                       

 

Copyright @ 阳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18106号-3

学校地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登龙路99号(福州校本部)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金滨路999号(福州滨海校区)

联系电话:0591-83969178


  • 阳光学院官网

  • 阳光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