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本课程教育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集体教研、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如没有教学团队,可填无) 课程名称: Python程序设计 教学团队近5年情况报告(2019-2024): 1.教育教学实施: 2019年,引入了项目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Python编程。 2020年,为适应远程教学需求,开发了“树课”在线课程平台,。 2021年,实施了翻转课堂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自主学习,课堂上更多进行讨论和实践。 2022年,与本地科技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就业导向。 2023年,教学模式改革,同步教学内容上引入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模块,更新了课程内容,以适应行业的最新发展。 2.课程思政建设: 2019年,将编程伦理和数据安全纳入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0年,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技术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2021年,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通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2年,开展了“科技与人文”系列讲座,开展具有地域特色“船政红色文化”相关的应用项目,带领学生完成项目开发,在技术学习与应用的同时,探讨了科技发展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023年,将环境保护主题融入课程,通过项目引导学生开发绿色科技解决方案。 3.课程思政学习培训: 2019年,教学团队参加了由教育部举办的“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2020年,组织了校内课程思政教学法工作坊,分享最佳实践。 2021年,参与了在线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培训,提升了教学团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022年,教学团队成员参加了国家级的课程思政建设高级研修班。 2023年,定期组织团队内部的课程思政学习交流会,确保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实践的深化。 4.集体教研: 2021年,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创新。开展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的评估,根据反馈进行了课程改进。 2022年,与兄弟院校、高新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跨学科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 2023年,组织了教学案例编写小组,收集和编写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库。 5.教学奖励: 2019年,教学团队获得了校级教学成果奖,以表彰其在教学创新方面的贡献。 2021年,团队成员因在疫情期间有效实施远程教学而获得表彰。 2024年,团队的教学案例被教育评为省级优秀思政教学案例。 团队参加教学创新大赛,思政部分的“四阶”思政实施法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